构建新的白光LED专利,这将为国内企业提供新的 |
发布时间:2019-04-25 阅读:791次 |
|
“要想成为一家国际化的LED企业,不仅需要积蓄‘专利肌肉’,还需要与巨头同台竞争。”LED产业专利联盟副秘书长王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亿光电子通过此次诉讼成功无效了日亚化学的2件专利,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。随着欧司朗、丰田合成、科锐、飞利浦等公司在LED领域拥有的专利数量不断增加,日亚化学也逐步与上述公司达成了专利和解和许可协议,基本采用了诉讼——和解——交叉许可的模式。而此次日亚化学的专利权被无效,说明巨头们通过专利交叉许可构建的专利网已经开始松动,将要开始构建新的白光LED专利布局,这将为国内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。国内企业可以在开拓市场的同时,加强自主研发,推动产业升级,积极开展专利申请和布局,通过提高自身实力,改变现有发展格局。
事实上,对于国内LED企业来说,“走出去”必然面临专利问题。国外巨头早已将知识产权作为武器,通过布局的专利将竞争对手排除在市场之外,从而获得垄断利润。“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是国际化的,企业应当具有全球视角积极研发先进技术,进行专利分析,加强专利预警,准确判断市场发展趋势,完善专利布局。”王华表示,由于国内相关企业起步较晚,在专利积累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,在LED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中国企业遭遇专利诉讼或将成为常态,国内企业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防御实力外,是否具备良好的应诉心态也是决定诉讼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。 |
|